查看原文
其他

宋永波 ​| 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的新框架与新理念

编辑部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4-09-04

主持人语——

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的新框架与新理念

宋永波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了解不同语言文化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培养学习者的全球视野具有重要作用。国际中文教育是世界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深各国人民互相理解、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文母语国,向全球中文学习者介绍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既是我国面向世界的自然表达,又是我国对于保持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应尽义务,也是世界人民对于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谋求更好发展的内在需求。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海外中文学习者了解中国的需求日益增长,了解的途径愈发多元,形式更加灵活,这些对我们开展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文化教学内涵的丰富性对教学组织者能力和素养的挑战;二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对培养学习者开放文化态度,进而理解不同文化的挑战;三是多元需求和技术发展对文化和国情教学模式、传播方式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些挑战,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组织研制了《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 以下简称《参考框架》),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和国情,为各国开设中国文化和国情课程、编制大纲、研发资源提供参考。


《参考框架》研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培养学习者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多元文化互学互鉴,深化不同国家人民的友谊,增强国际理解。在设计理念上,我们力求找到中外文化精神的共通点、思想的共享点、情感的共鸣点,求同存异,求同化异,求大同化小异,求多同化各异。在内容选择上,我们以满足多元需求为目标,既立足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又充分吸纳新时代的创新成果;既扎根中国大地,深入挖掘展现当代中国风貌的生动故事,又放眼全球,反映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交融的良好互动。在传播方式上,我们采取中文学习者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遵循国际传播规律,双向交流,互学互鉴,将中国的故事融入世界,也将世界各国的故事带到中国。

本期话题为“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的新框架与新理念”,我们邀请业界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参考框架》的研制背景、内容特色、教学应用等,并基于《参考框架》的教学理念探讨文化教学模式与方法、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路径、《参考框架》与文化教材编写等,以期进一步凝聚各方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为下一步以《参考框架》为基础的文化教学应用指南建设丰富思路,助力广大中文教育工作者为各国提供更加优质的语言和文化教学服务。我们相信,在国际中文教师、学者、相关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参考框架》及其应用指南将成为我们开展文化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起点。

原文链接

本文载于《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第3页。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文章。

关于我们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由中国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承办,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给予学术支持,为季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203/H,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798X。


本刊自2014年创刊以来,一直秉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建设的优良传统,面向事业,面向教学,面向教师,实现专业化、特色化与差异化发展。以推进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事业发展为宗旨,以汉语教学研究为核心,依托海内外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研究人员的学识与实践,搭建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构筑学科人才与优秀教师的发展园地。


本刊于2014年12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单位刊物、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NKI)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入选期刊,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 • 2021年版)》。


本刊现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所有热爱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人士赐稿,并对各位的支持致以诚挚的谢忱和崇高的敬意!



本刊联系方式

投稿网址:www.blcup.com/XSQK

咨询邮箱:gjhyjxyj@blcup.com

联  系 人:孟老师   赵老师

联系电话:010-82300207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最新动态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